去实热用大黄,无枳实不通。 方论开在的本槌法中,不再录。
渴而自利纯清水,心下硬痛,口干燥者,此不可温,急用大承气汤下之无疑矣。自汗出,小便不数,心烦微恶寒,脚挛急,桂枝附子。
殊不知肝热乘于肺金,元气虚不能自主持,名曰撮空证。三四日,邪传少阳胆,胸胁痛而耳聋,寒热,呕而口苦,按至半阴半阳及脉来弦数者,是半表半里也。
不知用此,乃以桂枝辛热之药助邪伐正,安有不毙者乎? 邪入胃腑,为可下之证。
脉浮,发热,反灸之,必咽燥吐血,救逆汤。予曾见舌出数寸而死者,多矣。
不恶寒反恶热,口燥咽干,壮热腹满,小便如常而大便秘结,是为里证,可下。<目录>伤寒证脉药截江网卷之五夫六经传变所由,必须紧记诵,不释手可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