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少阴之正,自腋下三寸足少阳渊腋之次,行两筋之间,内属于心,与手太阳入腋走心者合,乃上行挟于咽,出于面,合于目内,是当与足太阳睛明相会矣,此六合之四也。必明乎此,而后以临病患,决死生。
积湿与郁火二者为生痰之大源。非血则无以充形质、实腠理、固百脉,此内守之义也。
自胃脘上行至此,连舌本,散舌下而终。 至加减之附方,各有宜称,亦当细细猪苓泽泻茯苓滑石阿胶各一两五苓散治湿浊不化,故用术桂,以通阳而化浊;猪苓汤治阳邪入里,故用滑石、阿胶,以降热而存津。
胁下空者,肝气不实也。太阴行气于三阴,阳明行气于三阳,故按其寸口、人迎而可以调阴阳也。
后人加作黑归脾,殊失立方之旨矣。 此其肝胆下充,气不能满,以故旋怒旋衰,怯之由然。
凡人人中平浅而无髭者多无子,是正子处之应。此借天地自然之道,以喻人之阴阳贵和也。